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:
受邀的参与者是6位母亲以及他们的儿子。
要求是:
(资料图)
在某一个阶段,母亲跟儿子相处时,不要给儿子任何回应。
实验过程:
每一位母亲,都尽量保持严肃,甚至有些冷漠的态度跟孩子相处。
当孩子叫“妈妈”时,母亲装作没听到,直到孩子叫了几声才回应;
当孩子跟母亲分享心情,分享一天经历的事情时,母亲不会及时回答。
结果发现:
孩子面对母亲的冷漠和严肃,情绪瞬间跌到谷底;
表现得小心,谨慎,焦虑,甚至有几位孩子大声哭泣,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委屈。
结论:
在亲密关系中,当我们总是被在意的人忽视时,内心会产生真实的疼痛感。
这是因为,被情感忽视后,身体会瞬间释放一些激素和信号,比如:
脑内啡,肾上腺素等等。
而这些信号,就会让人们产生消极的,负面的情绪。
就像失恋之后,你整个人都不好了,什么也不想做,甚至伴随着心痛的感觉。
心理上的难过,会进而导致人们生理上的直接反应。
在一段关系里,你总是不被回应;
你给对方发消息时,对方常常不回复你;
每一次你的主动,都被冷落。
你是否经历过这些瞬间?
用心地编辑了一段话,给在意的人发出去;
结果你等来的是几个小时或几天后的回复;
你等来的是对方的沉默和冷落。
这说明什么?
说明对方心里面,根本就不在乎你,不把你当回事。
你们的付出与回报,是不匹配的;
在这段关系里,你投入的情感和精力是8分;
或许,对方只愿意投入1分都觉得多。
当频率不一致,当付出与回报不匹配,问题也就出现了。
有些人,常常是几个小时以后才回你消息。
有个男生在后台留言,他在一次相亲时,喜欢上了这个相亲对象。
但他每次给女生发消息,女生都是在几个小时以后才回复;
或者前一天的消息,第二天才收到。
而女生最常用的解释是:“没看到消息”
“没看手机”
“在忙工作,没注意消息”
其实,这只不过是女生的借口而已。
在当下的环境,人们对手机的在意程度,超过一切;
如果没有网络,一天都不许玩手机,有多少人能够坚持下来?
这样一想,你觉得对方怎么可能会那么巧,每次都没看到你发的消息?
不在意你的人,才总是用这种借口回绝你。
其实对方的潜台词,就是想让你“知难而退”。
也可以说:
你们俩根本就不在同一个频道里,对关系的在意程度不同。
最常见的表现是:
你给对方发消息,很认真,很用心;
他回复你消息,很敷衍,很随意。
你每次都编辑一段消息发给他,字里行间都是你的情绪;
而他给你的回复,总是惜字如金。
每次聊天,你都挖空心思找话题;
而他从来不会主动找话题,也不会主动找你聊天。
这就是“聊天步调”不一致,也是你们对关系的在意程度不同。
你更在意这段关系,但他却并不在乎。
你在他心中的地位,无关紧要。
衡量一段关系,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?
看对方回复你消息的速度和字数。
回消息速度快=他更在意你们的关系。
回消息的字数=他对你的用心程度。
是否在意你,一目了然。
最令人反感的回消息方式,就是“不被尊重”。
比如:
每一次你跟对方聊天时,他都会找机会嘲讽你,挖苦你;
似乎他的快乐,建立在你的痛苦之上;
他总是在你面前找优越感,无时无刻不在打击你。
你分享生活,他回复你无聊;
你分享工作的烦心事,他回复你矫情;
你分享感情里的困惑,他字字扎你的心。
这不是情商低,而是根本就不把你当回事。
因为在他们的潜意识里,他根本就没有把你当成“同等的关系”对待。
好的关系,一定是互相在意,互相牵挂的;
好的相处模式,一定是看见与被看见的。
当付出与回报失去了平衡,也就是关系结束的时候。
你有没有“不被回应”的经历?